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08章 相思红豆 儒家兵家降龙木

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九十四斤,但没有写(我也没找到)出处,根本不知道这是哪个朝代用的,故本文不采纳!又有记载说:古时弓力以斤为单位,“上力挽一百二十斤,过此则为虎力,亦不数出。中力减十之二三,下力及其半。”众所周知,历朝历代度量衡时有变化,此处的“古时”是什么时候?因为查不到年代出处,所以不用!

    注3:三国时,蜀将黄忠曾曰:“某虽老,两臂尚三石之弓,浑身还有千斤之力,岂不足敌张郃匹夫耶?”。《梁书》记载:“羊侃臂力绝人,所用弓至十二石,马上用六石弓。”。据此可以推断:羊侃用的十二石弓是平时锻炼用的,如果上马厮杀射击,就要减半。所以黄忠的千斤之力等于八石弓是锻炼用的,上马用四石以下的弓!我觉得这样理解也能讲得通。

    兵家九品,体内只有一匹凡马之力,如果对上妖族九品的兔妖、狐妖等体力不高的妖族还能支撑一阵,如果遇到了九品的牛妖、狼妖、虎妖、熊妖,甚至蛇妖、马妖、狗妖,都毫无抵抗之力。

    幸好人族智计无双,善于发明、利用武器,如果九品的兵家会箭术,一马之力可开一石弓,若能击中要害,比如一箭穿心,或者一箭贯脑,完全可以横扫九品的妖兵甚至八品的妖将、七品的妖帅。

    但是到了三品,兵家三品半圣之位,有九牛三虎之力,而妖族三品的半圣,比如虎妖半圣,只有一虎之力,兔妖半圣,只有一兔之力,对上拥有九牛三虎之力的兵家三品半圣,完败!

    不过,人族虽然高端战力强悍,但这也仅仅是较量力气而已,至于对敌,并不仅仅依靠力气,妖族还有血脉天赋,还有强悍的身体,还有以力气见长的野猪、暴猿、黑熊甚至龙族,如果有狐妖、狈妖、猿猴、伥鬼等以智力见长的妖族指挥,再加上天时地利,妖器法宝,以及背后势力的支持,等等,最终结果如何,还真不好说!

    马文才精通儒家和兵家的功法!

    虽然玄学自开创以来,就没有升到二品亚圣境界,但也有个好处,就是可以像董仲舒修改的儒家功法一样,兼收并蓄,融各家于儒家为一炉,可以让人修炼各家的功法,博采众长而不冲突,所以马文才精通了玄学后,就可以让儒家和兵家的功法融会贯通,合二为一,二者施展起来,可分可合,分合由心!

    若心念强大,力量浑厚,足以同时催动多种功法分分合合,有信心施展出混合后的功法能达到出奇制胜、乱敌阵脚的效果,就可以同时施展儒家和兵家的功法御敌。

    若战前挑将,两军混战,需要的是勇猛、精进,单刀直入,暴力击溃,就只能施展出兵家的功法御敌,战场中厮杀要有一去不回头的气势!

    儒家的功法讲究以理服人,以德服人,若不明白事情的道理,对敌时用这个道理作战,显现出的威力不高。兵家的功法以勇武精进、暴力冲杀为主,不管事情对不对,不管你是好人坏人,只要战鼓一响,立刻扫清前方的障碍!

    如果把兵家的功法比作一把环首刀,勇往直前,神挡杀神,佛挡杀佛,那儒家就是一柄大铁锤,一把钝器,虽然也能上阵厮杀,但是缺了一股锐气,一股悍勇,缺少了一种让人感觉不那么畅快的锋锐!

    儒家和兵家的理念,有相似之处,更有不可调和的矛盾!

    若论格物致知,诚意正心,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,是儒家的强项;但大多数兵家的士兵,尚未将头脑、脊椎炼化得圆润自入,还是一根筋一贯到底,口拙不善争辩,遇到问题理屈词穷了,脑筋转换不过来,就采取暴力措施对抗,我不管你怎么说,反正我就这么做!

    秀才遇见兵,有理说不清!

    马文才一般不同时运用儒家和兵家的法术作战,只有在参悟招法时,或同窗较技时才会考虑一下。所以马文才对同时催动儒家和兵家的功法,并不觉得十分认同,此次也是一样,用儒功调理好了状态后,全身的气息立刻一变,凌厉,霸道,杀气纵横,夺人心魄!

    此乃杀气,兵家的杀气,因兵家之人,将血液都练成了铁红色,所以又称铁血杀气!

    儒家的气息收敛,兵家的气势缓缓浮现!

    七、八、九品的兵家子弟,能外放属于自己独特的真气,如寒冰、热浪、香气、黄沙、风暴等,传闻三国时期的赵云手持龙胆亮银枪,自创一套七探盘龙枪法,他外放的下品真气、中品气势,以及修炼到上品后形成的领域就是龙巢意境!关羽手持青龙偃月刀,夜读《春秋》,修成武圣后,他的领域就是截取的一段亘古不变的历史长河!

    七品的兵家之人,修炼的兵家气息外放,已经隐约间可见其真气,只差一步就可修出实质性的气势,让人清晰可见,但又不很真实,说起来,气势中的物品,就像雾气一样,一碰就散,离开则聚!

    四、五、六品的意境会凝结成实质性的气势,形成落英缤纷、风雪交加、黄沙漫天、暴雨雷电、大漠孤烟、碧波荡漾等意境!

    到了一、二、三品,气势则进一步凝聚为领域,领域内的物品,就像真的一样,随着意念而动,作战时可将敌人收在自己的领域内,天时地利都将按照自己的拳法意境,随心意而动!

    一般的兵家之人,真气、气势以及领域等意境都随着兵器、功法、心意甚至经常练功时的环境而成,但是马文才的真气,却是霸道,气势凌人的霸道!

    就见马文才周身飘渺的意境中,出现的一个个虚幻的人形都或跪或躺,或坐或卧,不停地哀嚎,无声地哀嚎,而马文才,则高高在上地站在那里睥睨天下,不可一世,张嘴畅快地大笑,无声地大笑!

    马文才的意境是由真气所凝聚,真气和气势凝聚出的意境,虚幻朦胧,没有实体,暂时还不能发出声音,只有等到他突破到了上品形成领域,能形成实质性的物体时,才会控制着领域内的物体,化虚为实,发出声音,攻击敌人!

    围观的众儒生,一看到马文才外放的真气意境,大部分都愤恨不已,因为马文才那由真气凝聚出的意境,里面受苦的人,无声地哀嚎的人,都是他们自己,都是以前被马文才多次欺凌、击败后,将自己狼狈的失败影像吸收进他的真气中形成的!

    没有谁会希望自己的狼狈被他人知道,更不会有人将其当做荣耀!

    长此下去,内心郁结,总感觉到念头不通达,做什么事情,都有牵挂,以后做事、进阶品级,有了心魔,就会更加的艰难!

    但马文才也聪明,上品的儒生和世家大阀他不去招惹,专门挑战背景不深厚的同窗,即便是高他二、三品的儒生,也斗不过他,从弱到强一路挑战下来,平白的让马文才培养了气势,战无不胜的气势!
上一页目录下一章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